消费日报网 > 舆情观察 > 热点报告

消费日报舆情周报——6月29日至7月5日

时间:2024-07-05 15:30:35 来源:消费日报网

  一、本期导读

  本时段,消费领域热点话题高位运行。全国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平台新增消费者投诉超17万余条。消费日报舆情中心列出几个重点事件,让读者持续关注近期消费类舆情热点。

  二、舆情榜单

  (一)舆情概述

  舆情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6月29日至7月5日,全网消费领域舆情信息共120.06万余条,引起舆论关注的消费维权事件13起,胖东来化解“擀面皮”危机:奖励并赔偿消费者883万逾元、洗车店员误将客人万元水晶原石扔掉等话题热度最高。本期选取舆论关注度较高的胖东来化解“擀面皮”危机:奖励并赔偿消费者883万逾元、奈雪的茶陷入发展“泥潭”、北京市控烟协会建议对“烟卡”进行监督管理相关舆情进行重点分析展示。

  近期消费舆情热点T0P10:

111.png

  热门报道T0P10:

222.png

  (二)媒体分析

  本时段消费舆情,自媒体发布占比有所上升,由此前的86.66%上升至91.77%,内容仍以转发媒体报道的热点事件为主。

1.png 

  三、热点事件展示

  1.胖东来化解“擀面皮”危机:奖励并赔偿消费者883万逾元。

  6月25日,有网民发帖投诉,新乡市胖东来联营餐饮商户擀面皮加工场所卫生环境差,引发舆论关注。

  舆情发展:6月26日,胖东来发文称,已要求当地两店餐饮部所有联营商户档口关停,并对顾客投诉情况进行调查。6月27日,胖东来发布调查报告,承认顾客反馈信息属实,并表示“给予发现问题的顾客10万元现金奖励,对所有于6月9日至6月19日期间在新乡胖东来两店餐饮部购买擀面皮、香辣面的顾客办理退款,给予1000元补偿”。

2.png 

  舆情数据分布主要分布于客户端。其中客户端4.0万余篇占比52.62%,视频1.7万余篇占比22.80%,其次依次为微博1.4万余篇占比18.67%、微信2640篇占比3.43%、网站1457篇占比1.89%、互动论坛435篇占比0.57%、数字报16篇占比0.02%。

3.png 

4.png 

  重要媒体信息展示:有关“胖东来化解‘擀面皮’危机:奖励并赔偿消费者883万逾元”相关信息,主要来自新闻媒体,内容以报道、跟进有关情况等为主。热度较高的报道、文章如下:

333.png

  重要网民评论展示:有舆论关注,消费端高度认可品牌危机公关应对:处理效率不可谓不快;处罚力度不可谓不重;赔偿态度不可谓不诚。有舆论认为,真诚是危机公关的第一奥义。大规模退款并补偿之举,看似“亏大了”,实则“赢麻了”。映射品牌社会责任感、企业使命感,表露品牌对于食品安全的格局与态度,助力品牌实现影响力的跨越式提升。有舆论指出,美誉品牌“直面问题”“勇于担当”,也不能忽视背后的食品安全问题。仅靠企业自律,难以守住食品安全这道防线,推进生产方、相关部门、商家、消费者构成的共管共治机制势在必行。有舆论认为,胖东来是一面镜子,让其他企业观照自身不足,在消费者愈发重视食品安全治理的当下,品牌杜绝食安问题的决心与魄力及其对消费者口碑的重视,是所有企业应当学习的重点。

5.jpg 

 6.jpg

  舆情启示:不少企业在处理这类食品卫生问题投诉时,多是简单退款了事,个别企业甚至第一时间想拖、想瞒、想冷处理。但胖东来的操作,很“胖东来”,让公众得以窥见“胖东来”出圈的内核——真诚。胖东来对于“擀面皮”事件的处理,是“向善、真诚、利他”理念的呈现,也是把信任危机转化为品牌宣传的生动演绎,这无疑给传统零售商们上了生动一课。“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只有让诚信成为企业管理的灵魂和根基,才能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信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奈雪的茶陷入发展“泥潭”。

  近段时间以来,奈雪的茶作为“新式茶饮第一股”,在消费层面、门店扩张以及资本市场等方面,都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在新茶饮赛道上,或陷入被动。

  舆情发端:6月以来,媒体就奈雪的茶这一茶饮品牌所面临的发展危机展开报道,引发舆论关注。

 7.png

  舆情数据分布主要分布于客户端,其中微博1.7万余篇占比66.12%,客户端5815篇占比21.61%,其次依次为视频1121篇占比4.16%,网站1073篇占比3.99%,微信697篇占比2.59%,互动论坛403篇占比1.50%,数字报8篇占比0.03%。

8.png 

 9.png

  重要媒体信息展示:有关“奈雪的茶陷入发展‘泥潭’”相关信息,主要来自微博,以发布有关报道、讨论有关情况为主。热度较高的报道、文章如下:

444.png

  重要网民评论展示:有舆论关注,奈雪的茶屡陷食品安全风波,多次被相关部门处罚。比如,6月,北京海淀区通报餐饮食品安全大检查结果,北京市两家奈雪的茶门店被查处。比如,浙江台州市一家门店的奶茶出现异物,疑似苍蝇。比如,北京丰台区一家门店面包产品的标签信息与实际制作情况存在出入。有舆论关注,品牌开放加盟“遇冷”,明显落后于同行业其他品牌。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31日,品牌加盟门店仅205家,或与前期投入较大、投资风险较高、回报周期较长有关,认为在未来的新茶饮竞争中,品牌或陷入被动。有舆论关注,品牌在资本市场上表现不佳,上市不到三年,市值从最高峰293亿港元已下滑至39.62亿港元,缩水超250亿港元。尽管在2023年,品牌实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年度盈利,但在2024年依然出现了探底的情况。

10.jpg 

11.jpg 

  舆情启示:2021年6月,顶着“中国最贵奶茶”的标签,奈雪的茶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新茶饮第一股”。崛起中的中国新茶饮品牌,或多或少地在成长阶段萌生过创造一个“中国星巴克”的梦想,其中执念最深的,是奈雪的茶。和星巴克一样,奈雪将“空间”打造成第二款产品,试图打造城市生活的“第三空间”,但这种模式,对于奈雪的茶,注定是一条逆向而行的道路。如今,作为同行业品牌中的后进生,奈雪的茶似乎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如何在成本控制与产品品质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何在加盟扩张与品牌维护之间做出明智选择?都需要奈雪的茶认真思考和解决。

  3.北京市控烟协会建议对“烟卡”进行监督管理。

  近期,一种名为“烟卡”的新游戏在小学生群体风靡。游戏规则类似“拍画片”,将废弃烟盒折成长方形“烟卡”,再将“烟卡”放在平面上,通过击、拍等方式让“烟卡”翻面就算赢。

  舆情发展:6月30日,北京市控烟协会发文称,“烟卡”是变相传播烟草信息的载体,小学生过早接触烟草商标,可能导致尝试吸烟的心理暗示。该协会建议对“烟卡”进行监督管理。

12.png 

  舆情数据分布主要分布于客户端,其中客户端1241篇占比46.92%,微博456篇占比17.24%,微信385篇占比14.55%,视频329篇占比12.44%,网站202篇占比7.64%,互动论坛26篇占比0.98%,数字报6篇占比0.23%。

13.png 

 14.png

  重要媒体信息展示:有关“北京市控烟协会建议对‘烟卡’进行监督管理”相关信息,主要来自客户端,内容以报道有关情况为主。热度较高的报道、文章如下:

555.png

  重要网民评论展示:有舆论关注,在部分地区,涉“烟卡”类投诉成为新的投诉热点。重庆市消委会发布报告显示,在各类投诉普遍下降的情况下,涉“烟卡”类投诉上涨。2024年上半年,重庆消委系统受理“烟卡”投诉12件。有舆论梳理,烟卡“七宗罪”:痴迷烟卡走火入魔;安全和卫生隐患;腐蚀孩子价值观;过早接触香烟;攀比心理;不玩烟卡会被排挤;变相赌博。有舆论分析,售卖“烟卡”涉嫌违法。“烟卡”是从烟盒剪下来的,是香烟制品的一部分。《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含有烟草商标、标识的制品均不允许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专卖法》规定,废旧烟盒剪下的烟盖,商家不得二次销售;私自将烟草厂家的商标印刷销售,涉嫌侵犯注册商标持有人的合法权益。有舆论认同,北京市控烟协会关于对“烟卡”进行监督管理的提议,认为“烟卡”危害大,市场监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全社会都应该对此高度警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坚决予以禁止。

 15.jpg

16.jpg 

  舆情启示:校园是一片不容沾染的净土、未成年人是我们全力守护的未来。对“烟卡”进行监督管理,是必要之举,也是应有之义。深入开展“烟卡”整治行动,强化普法宣传力度,形成常态化联合监管机制,切实肩负起社会责任,给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环境。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李佳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