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事件:7月25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公布的(2024)陕03破申22号案件显示,东岭集团被陕西立邦软件有限公司申请破产重组,办理人为陕西省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
舆情发端:8月以来,新闻媒体聚焦东岭集团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东岭集团持有的优质银行股权进入司法拍卖流程等问题展开报道。引发舆论关注。
舆情数据分布:主要分布于客户端,其中客户端1502篇次占比60.76%,微信343篇次占比13.88%,其次依次为视频271篇次占比10.96%,网站198篇次占比8.01%,微博96篇次占比3.88%,互动论坛62篇次占比2.51%。
重要媒体信息展示:有关“东岭集团破产重整”相关信息,主要来自新闻媒体,以报道有关情况为主。热度较高的报道、文章如下:
重要网民评论展示:有舆论关注,东岭集团,由村办集体企业发展而来,主要业务涵盖冶炼、焦化、钢铁等领域。曾连续19次上榜“中国企业500强”,先后参与过10多家濒临破产的国企改制。有舆论认为,东岭集团破产主要是因为过度扩张、市场变化和管理不善。东岭集团涉及的破产、司法案件、总执行金额、法人被限高等情况表明公司存在债务偿还问题,存在不能偿债或资不抵债的情况。有舆论认为,作为大型民企,东岭集团破产或引发连锁负面效应:第一,上下游产业链受到严重影响;第二,1.8万名员工面临失业风险;第三,资本市场波动,关联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或受影响。有舆论建议,通过引入投资、消减债务等方式帮助企业化债,围绕欠债主体的利益再分配,以求实现债权人、债务人、投资人、股东等多方共赢。破产重整过程中,重整投资人能否带来好的资产和资金是企业能否“起死回生”的关键。
舆情启示:在中国改革开放时代大潮中,民营经济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从一间小小的黑白铁皮加工铺发展成为年收入超千亿元、连续17年上榜中国企业500强、陕西省最大规模的民营企业,东岭集团,是迎着改革开放春风成长起来的,破产重整,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无论企业规模如何庞大,资产如何雄厚,都须臾不可放松对市场风险的防范,不可忽视管理智慧的提升,不可缺乏战略眼光的引领,为应对风险挑战提供更多资源和腾挪的空间。如此,才能在经济发展浪潮中稳健前行。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