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牛付彦 河南报道)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在中原,中原文化灵魂之一在彩陶。具有7000年历史的彩陶,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最近一次考古活动中,在仰韶村遗址小口尖底瓶样品中检测出谷物发酵酒残留,是河南地区迄今为止所发掘的最早的液体酒,仰韶作为中原大地第一杯酒名不虚传。
其实早在十多年前,为了打造更具有影响力的豫酒品牌,仰韶酒业从文化底蕴深厚的仰韶时期的“陶”文化中寻找灵感,成功打造出仰韶彩陶坊系列,并将仰韶彩陶坊酒的三款系列产品命名为“天时、地利、人和”,向世人展示仰韶文化“厚重、开放、包容、和谐”的文化特性。
2018年8月,彩陶坊天时裂变为“彩陶坊天时日月星”成功上市,具有彩陶文化底蕴的小口尖底瓶瓶身一经上市便引起轰动,2019年底彩陶坊地利洞藏系列产品D6、D9诞生,这次彩陶坊地利洞藏瓶形融入的便是仰韶文化中的鱼纹葫芦彩陶瓶。每个彩陶瓶仿佛一台时光穿梭机,携着7000年前仰韶先民的凝望穿越而来,千年历史无声流动在饮者掌心和唇齿之间,仰韶酒业也在这场盛大的文化盛宴中,实现了品牌升级与豫酒振兴。
兼收并蓄陶融香
我们可以看到,仰韶彩陶坊系列除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瓶身,也在酒体本身下足功夫。为实现品类创新思路,让彩陶坊内外兼美。仰韶酒业成功研发出中国白酒的第十三种香型——陶融香。其采用“陶屋制曲、陶泥发酵、陶甑蒸馏、陶坛储存”的四陶工艺,将九种粮食之精华酿制成酒。酿酒技术出身的侯建光亲自上阵,带领科研团队兢兢业业,日夜奋战,历经四年无数次试验酿制而成,除了改单粮为九粮,还反复优化陶泥发酵、陶甑蒸酒等生产环节,充分利用陶制器具特性,强化微生物技术运用,最终成功研制“九粮四陶、多香融合”的陶融型工艺,成功确立“醹、雅、融”独特酒体风格。仰韶彩陶坊一经推出,便俘获了众多酒友的心,引起一阵彩陶坊热,也带给仰韶酒业连年保持30%的高速增长的好成绩。
获得市场肯定后的仰韶并未就此打住而是与时俱进,根据大众需要不断迭代升级,重视科技与人才软实力加入,对微生物的代谢和风味物质组成进行再研究,不断创新成果。最终完成“中原个性”品牌探索之旅,扛起豫酒振兴的大旗。
中原个性仰韶特色
7000年前,华夏先民沿黄河而居,几经转折后选定河南渑池仰韶村附近作为家园,这里也成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国文化看中原,中原文化看河南,依河南文化而起的仰韶酒业无疑也流淌着中原文化基因。
作为母亲河的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也为他们带来磨难,再加上群雄逐鹿,天灾人祸中成长的豫州人,形成了坚韧而顽强的性格。朴素、包容、生命力强成为中原性格中最突出的底色,这也像兼收并蓄的陶融香,具有大地般的厚重和柔而不软的韧劲。接下来,仰韶要做的就是怎样把这张独具特色的名片递出去?
首先,仰韶牵手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成为中国白酒业IP输出经典案例。“奇妙游”是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叫好又叫座的爆款节目,不仅热度席卷全国,而且有口皆碑。仰韶借助河南卫视“奇妙游”东风,在端午、七夕、中秋等节点开启了一趟趟文化IP融合与创新的无限列车,成为业内新时代标杆式营销。
然而外人只看到了光环,仰韶人却清楚知道没有一个成功是偶然的。在开启“奇妙”之旅前,他们一直在不停探索营销模式的创新,比如推出“豫酒文化行——彩陶坊天时•名家讲坛”,邀请纪连海、王立群、罗援、金灿荣等文化名人、军事专家担当主讲,传播豫酒文化。借助建党100周年、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和仰韶文化发现100周年,进行文化传播和IP打造,还有成功举办“中国融合香型白酒高峰论坛”,筹办“首届仰韶酒文化节”,等等无不体现了“豫酒龙头企业”不忘初心,文化赋能的责任与担当。
在“豫酒振兴”的大势之下,仰韶酒业通过对新环境、新趋势的精准判断和快速反应,完成仰韶特色的构建和输出。企业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传承与活化的成果,是仰韶酒业追随时代对原有传播模式升级迭代的最好证明。未来,仰韶酒业将继续以高端产品作为文化载体,充分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输出,助力文化传承与产品声量的品效合一。在成为河南代表名片之一的同时,仰韶彩陶坊也向成为华夏文明象征的民族品牌迈出坚实的一步。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