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资讯动态 > 资讯

向世界讲好中医故事 欧洲自然科学院向李盛学院士授勋

时间:2024-04-24 15:50:17 来源:消费日报网

  近日,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李盛学参加欧洲自然科学院授勋仪式。授勋仪式上,欧洲自然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叶戈罗夫- 弗拉基米尔专程来华,代表欧洲自然科学院亲自为李盛学院士授勋。此次,李盛学院士被授勋的是“阿尔贝特·施韦泽”勋章,这是欧洲自然科学院最高级别的勋章。

1.jpg

图为:叶戈罗夫—弗拉基米尔先生向李盛学院士颁发勋章及证书

  欧洲自然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叶戈罗夫- 弗拉基米尔先生,在授勋致辞中说,李盛学院士在中医微观化理论创新和中药发酵技术创新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他是东西方优秀文化融合创新的带头人,是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向世界讲好中医故事的大爱上医,有资格获得勋章。

2.jpg

图为:叶戈罗夫—弗拉基米尔先生在授勋仪式上致辞

  叶戈罗夫- 弗拉基米尔先生对李盛学院士的权威评价,赢得了与会者热烈掌声。也是对李盛学院士三十多年努力奋斗的成果肯定。

  李盛学在中医微观化和中药发酵技术创新的道路上,呕心沥血,深入研究与实践。他的动力来源于积极落实“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来源于要解决现代疾病面临的难题。

  几十年来,李盛学院士在理论上创新、科技上创新、产品上创新,以独创的中医微观化理论为指导和发明的液固结合发酵技术,创制新型的微生态制剂、中药发酵制剂产品,成为大健康产业的新宠和全国健康产品市场上知名品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此前,李盛学于去年12月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由世界院士联合体主办的庆祝仪式暨中医微观与中药发酵产业研讨会在京召开,参加研讨会的有原国家卫生部副部长张凤楼、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以及相关行业的领导和专家,与会者对李盛学院士在中医药领域的创新成果,给与了首肯和支持。

  李盛学院士在授勋后表示,感谢国内外学术界的认可与支持!只有创新,中药现代化的目标,才能离我们越来越近。授勋对我来说,又是一个创新的起点,能够为助力全民健康做点事,这是我一生无悔的选择。

3.png

4.jpg

  1997年创建天三奇药业以来,李盛学院士就把公司作为大健康产业的创新实践基地,构建了一个“产学研”于一体的创新型公司,在不断创新中前行,在前行中不断创新,使他成为一个集理论家、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慈善家于一身的中医药创新引领者。

  吉林天三奇药业有限公司成立二十多年来,李盛学院士带领他的天三奇药业,积极投身慈善事业,无偿救助贫病交加的孩子9000多人,经国家级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宣传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由于李盛学院士为社会做出的突出贡献,先后荣获吉林市政府授予的“劳动模范”、“优秀民营企业家”、中华慈善总会授予的“中国慈善家”等众多荣誉。

  欧洲自然科学院简介

  欧洲自然科学院总部位于德国汉诺威(Hannover),由多国科学院院士及知名学术团体创建,覆盖了德国、俄罗斯等33个国家的国际科学组织,是国际上跨地域和学术领域认可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科学组织之一。欧洲自然科学院现有1700多名院士,其中多名院士是诺贝尔奖、爱因斯坦奖、哥白尼奖等世界著名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欧洲自然科学院采用严格的院士递补制度,当选院士需经院士推荐、形式审查、答辩审核、投票选举、主席团审议、公证员公证、勋章授予等严格的学术评审和法律流程,主要考察候选人的学术成就、创造性贡献和影响力,多位中国两院院士任欧洲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李盛学简介

  李盛学,中医微观化和中药发酵技术创新引领者,也是著名慈善家。现任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世界生产率科学院院士,国际院士联合体执委会副主席,国际院士联合体长寿养生科学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南洋科学院学部委员会首席科学家,中国人权发展基金健康救助基金管委会副主任,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治未病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老龄健康促进工程糖尿病康复管理项目办公室执行主任,中国老年大健康智库专家。

  李盛学先后荣获2001年中华慈善总会授予中国慈善家荣誉称号;2001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创业之星”荣誉称号;2006年中国公益事业发展联合会中国公益之星称号;2006年吉林省慈善总会“吉林慈善爱心人士”荣誉称号;2011年中国公益事业联合会“关爱民生道德模范”;2017年吉林市老龄工作委员会“老年先进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17年,先后获得由塞拉利昂共和国大使馆、南苏丹共和国大使馆颁发国际爱心大使证书;2019年在第三届中国品牌强国论坛上,荣获中国企业家精神公益慈善人物;2020年12月,被中国雷锋工程委员会、中国雷锋报社等机构评为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 本页面内容属于广告资讯信息,如本信息内容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刘坤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