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资讯动态 > 资讯

“山歌教父”回归“故里” 刀郎携手习酒唱响南宁,致敬“歌仙刘三姐”

时间:2025-05-27 16:31:31 来源:消费日报网

  5月24日至25日,广西南宁,细雨微风,天空有些压抑、阴霾。但一场演唱会的如期而至,让整座城市激情燃烧,彻夜无眠,位于广西体育中心的体育馆外,更是山歌嘹亮,鼓乐喧天,接踵摩肩——这一切,皆因为刀郎。

  由贵州习酒独家全程总冠名的“山歌响起的地方·刀郎2025巡回演唱会”,接连两晚在这里上演,每一首山歌几乎都能引发全场强烈的共鸣。刀郎作为“山歌教父”的强大魅力,与“山歌故里”“民歌海洋”广西南宁的气场之间,与歌里歌外的酒文化之间,与全国各地蜂拥而至的万千“刀粉”之间,由共鸣而共振,而共融,从而,成就了“山歌响起的地方”全国巡演又一站的狂热奇迹。

0f9415371274fb1a0b9d331b132f4d6.jpg

  唱响南宁:致敬刘三姐,致敬“山歌故里”

  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巡演舞台的设置可谓匠心独具,融入了壮族山歌与民族文化元素,如壮锦、铜鼓等文化符号,乐队成员也都身着民族服饰,充分展现广西本土文化特色。

  当那几首脍炙人口的本土民族歌曲,从刀郎磅礴的胸中喷薄而出,在舞台上唱响,在场馆内流淌,气氛瞬间被点燃。

  “唱山歌哎!这边唱来那边和,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哎,不怕险滩弯又多喽弯又多……”(《山歌好比春江水》)

  “我今没有好茶饭哪,只有山歌敬亲人哪,敬亲人!山歌好嘞,好似热茶暖透心……山歌能把海填平,上天能赶乌云走哇……”(《只有山歌敬亲人》)

  “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见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啊又一春……”(《世上哪见树缠藤》)

  人人皆知,也几乎人人会唱,这三首经典民歌,皆出自上世纪六十年代现象级老电影《刘三姐》。这部《刘三姐》,与同样五六十年代横空出世的《五朵金花》《阿诗玛》等电影一道,共同构成了新中国成立后民族歌舞文化在国内乃至国际上传播的第一波高潮,影响深远,绵延至今。

  另一首《序曲》,是刀郎2023年7月复出并再度封神的专辑《山歌寥哉‌》开篇曲目,其实也是典型的广西本土特色(广西山歌调),如诗般的歌词,可谓意境深邃,意蕴深远:“九州山歌何廖哉,‌一呼九野声慷慨‌。‌犹记世人多悲苦‌,‌清早出门暮不归。”

  演唱会结束后,铁杆“刀粉”@Janery发微博,表示:沉稳内敛的刀郎,从来不在公众面前做任何形式的自我标榜自说自话,但来到广西,唱起广西山歌尤其是刘三姐的经典曲目,内心一定满含着致敬“歌仙刘三姐”和致敬“山歌故里”的深刻意义。

  “山歌语言”:讲述“民族故事”“中国故事”

  “山歌好比春江水”“山歌能把海填平”“犹记世人多悲苦”,山歌之歌词朴实而又生动,山歌之曲调悠扬而又酣畅,山歌之精神纯粹而又悲悯——这些,既是刀郎之气质与内核,亦是南宁这座城市之气质与内核。

  早在2004年刀郎以《2002年的第一场雪》一夜成名之时,其曲风更多是民谣,唱爱情悲苦,吟人生奋斗。直至“闭关修炼”近20年后“重出江湖”,一跃成为“山歌教父”“山歌战神”,其《山歌寥哉》整张专辑的内容,从表现形式,到演唱风格,到精神内核,都是极具创新与探索意义的山歌。

  出于对“山歌故里”广西及“歌仙刘三姐”的推崇与热爱,刀郎放在这张专辑首位的《序曲》,采用的便是广西山歌调。其他主要曲目,《罗刹海市》是靠山调,《花妖》是时调,《镜听》是闹五更调,《路南柯》是没奈何调,《画壁》是绣荷包调,《珠儿》是河北吹歌,《翩翩》是道情调……在配曲上,他也充分运用了各地各民族的传统乐器,许多相关的非遗元素也都结合了进来。整张专辑所涉及的民族音乐理论知识极为广博,让人叹为“听”止。

  作为我国重要的民族音乐重镇之一,南宁每年都举办国际民歌艺术节,已历25届,在嘹亮的歌声中,南宁以及整个广西的民族文化,传播到了东盟国家,传播到“一带一路”,传播到了世界各国。不久前的5月20日,第二届新时代民乐文化论坛在南宁举行,汇聚近百名国内知名的民族及民间音乐专家、文化学者,围绕中国民歌与民乐融合发展、民族乐团在时代浪潮中的发展与突破、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乐器研究与陈列馆布展实践、壮族天琴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与机制等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

  无疑,极具民族风情与特色的音乐,已然成为最好的“世界语言”,不断向世界讲述着动人的“民歌故事”“中国故事”;无疑,贵州习酒携手的由刀郎开创的“山歌响起的地方”,也已然成就为一种独特的“山歌语言”,不断向世人讲述着动人的“民族故事”“中国故事”。

  美酒与音乐:“君品”致力于传承文化

  经典总历久弥香,不管是经典的音乐,还是经典的故事,抑或,经典的美酒。在民族音乐的传唱中,在爱情故事的传诵中,甚至,在数千年中华文明的传承中,美酒与酒文化,一直都扮演者一个关乎精神品质与高度的重要角色。

  源于赤水河流域可追溯至秦汉时期悠久的酿酒历史,与这条“美酒河”独特气质一致的习酒,是中国酱香第二品牌。植根于源远流长、广博深邃的中华传统文化,习酒以君子文化为特征,以习酒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融合鰼部文化、赤水河红色文化、赤水河商业文化、赤水河纤夫文化、赤水河酒文化,形成了其企业文化的核心“君品文化”。

  可以说,“君品文化”之广度与深度,早已超越某个单一品牌的产品与文化属性,而上升到了以研究、传承中华酒文化为宗旨之气势与高度。

  古今中外,大量经典的文艺作品中都有着酒的元素,刀郎的作品也不例外。传唱度超高的《冲动的惩罚》直接以“那夜我喝醉了……”开篇,追忆苦涩的青春记忆。尽管他的许多歌中并未直接提及“酒”,但明显都有一股酒香与豪情,融汇于意境之中,氤氲在旋律之间。刀郎深刻地懂得,酒,对于个体青春记忆的意义,对于民族歌舞发展的意义,对于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

  或许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刀郎与习酒之间的相互选择,相互成就。由贵州习酒独家全程总冠名的“山歌响起的地方·刀郎2005巡回演唱会”,已然走过广州、南京、澳门、厦门、合肥、北京、武汉、南昌、深圳及海口等地,所到之处,无一不备受追捧,一票难求,火爆异常。5月24、25日连续两晚在“山歌故里”“民歌海洋”南宁的演出,持续在当地及全网掀起雅俗共赏的“音乐+酒文化+传统文化”热潮,让人不得不感叹且大大欣慰于山歌与民间文化的复兴。

  6月21至22日,刀郎团队又将在习酒的陪伴下,移师盛夏的“中国四大火炉”之一重庆,唱响最美山歌。敬请期待!

  (温星)


*** 本页面内容属于广告资讯信息,如本信息内容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杨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