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资讯动态 > 资讯

威尔仕健身又添新店:商业健身房良性发展路在何方?

时间:2023-12-21 16:59:14 来源:消费日报网

  12月18日,威尔仕健身位于上海市长宁区来福士广场的门店正式开业。新店占地1500余平方米,拥有健身器械近百套,以及近百平米的团课操房。威尔仕健身这家新店将热汗健身与舒适时尚的场景做了融合,营造出了崭新的健康生活场景。

  据悉,长宁来福士门店为威尔仕健身在上海开出的第106家门店。作为国内老牌的运动健身品牌,威尔仕健身在健身市场普遍悲观、行业模式遭受质疑时逆势开店,展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1996年,上海番禺路开出第一家威尔仕健身门店。随后凭借着对健身行业的超前洞察与探知,威尔仕健身迅速扩张。2017年,威尔仕健身全国直营健身门店就突破了150家,逐渐占据了健身行业领军者的地位。在上海地区,凭借着超百家直营门店,这一领先优势更为明显。

  今年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健身行业都面临着市场调整带来的压力和挑战。许多中小型健身房由于经营不善,出现了经营困难、教练流失等问题,大型商业健身房也开始调整经营思路,威尔仕健身作为行业内的领军者,通过优化产品服务、精细化运营和品牌升级等一系列举措,持续为会员提供更舒适的运动健身体验。

  优化产品服务,陆续推出短期产品

  今年3月起,威尔仕健身开始明确限制会员卡售卖年限上限;自9月起,威尔仕健身取消了原有的十年卡产品,将主力产品聚焦在中短期产品上;同时,推出了“月月付”和“按次付费”等短期付费产品——这无疑是对自身运营模式的一次颠覆性的挑战,也是从用户需求出发所做出的有效探索。

  长期来看,推出更加自由的付费模式,给不同训练目标的人群带来更轻量化的产品选择,让消费者愿意来、多来,才是健身行业走上良性发展轨道的必由之路。

精细化门店管理运营,门店推行增效降本

  今年以来,随着市场环境疲软、同行经营不善导致的行业信任危机,威尔仕健身一方面加强了门店的运营管理,包括对陈旧门店进行全面的翻新改造、招募多位健身教培大咖加盟、优化私教培训及课程体系,并陆续开出了浦东新区碧云尊邸、长宁区长宁国际、长宁来福士等全新门店。这都说明威尔仕作为行业的老牌健身品牌,对健身行业的发展仍然长期看好。

  而另一方面,威尔仕健身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提效降本的工作,包括对部分低效门店的优化和退出,而这一举动也引发了市场的关注。

  对此,威尔仕健身表示,由于大众健身偏好、城市商圈的人流结构等发生了变化,威尔仕健身需要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经营策略对线下门店进行调整,包括合并或关闭了个别因租金过高、未谈妥续租协议而回报不佳的门店。对于近期部分门店的暂停营业对消费者带来的困扰,公司已积极聆听会员需求,对收到影响的会员提供了多样化的权益补偿措施。

  打造品牌特色活动,内容助力品牌形象升级

  除了在产品和门店经营管理上面的调整,威尔仕健身作为一家持续经营20多年的健身品牌,在品牌年轻化和用户体验上也做出了改变。

  今年9月,威尔仕BIGDAY团操活动在上海安莎国际会议中心开展,这已经成为沪上团课爱好者每季度翘首以盼的运动盛事,有超过3500+运动爱好者在这里挥洒汗水。此外,威尔仕健身还通过落日瑜伽、户外飞盘等活动,链接健身房之外的运动人群和运动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威尔仕健身全新拍摄的品牌宣传照片一改曾经硬核健身的风格,转为渲染快乐健身这一积极的生活方式。威尔仕健身持续更新的教练故事和用户故事在全网也获得了超过600万次曝光,苏小哇、Maggie、DUNK成为用户津津乐道的健身榜样。这一系列品牌升级,都体现了威尔仕健身充足的信心,以及背后强大的经营实力。

  据了解,威尔仕健身将继续优化短期卡产品,结合自身优势为客户提供更加友好、更加自由的运动选择。并在稳固现有门店网络的基础上,继续寻找新的拓店机会。同时,威尔仕健身也将加大对门店服务、教练培训、退款流程等方面工作的投入力度,以期改善用户口碑、重振行业信心。


*** 本页面内容属于广告资讯信息,如本信息内容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刘坤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