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圆梦了!"大学生小林兴奋地向记者展示她刚买到的Labubu,"之前看中的款式在二手平台要加价1200元,现在能以原价买到,感觉特别幸福。"
上周四早上9点,我定了三个闹钟蹲守官方小程序,点进Labubu页面时,‘立即购买’按钮居然没灰!下单、付款、填地址,全程30秒搞定。”小林这样描述自己的补货购买体验。她的经历,正是近期泡泡玛特大规模补货Labubu后,无数真实粉丝的缩影——这场补货行动,不仅让二手市场价格应声下跌,更让“一娃难求”的普通消费者终于松了口气。正如小林所说:“终于不用加价买了,这才是潮玩应有的公平。”
近期,泡泡玛特对旗下爆火IP Labubu的大规模补货行动引发行业关注。"作为五年老粉,看到Labubu终于回归合理价格,真的很欣慰"资深玩家王先生在朋友圈写道,"潮玩的价值在于设计和文化,而不是炒作和投机。"。
Labubu的火爆始于2024年的全球热潮。作为泡泡玛特头部IP,其“搞怪”的精灵形象与治愈设计迅速吸引了大量粉丝。2024年Labubu所属的THE MONSTERS系列营收达30亿元,同比增长726%;2025年4月,Labubu新品发售,全球多地门店出现彻夜排队抢购的盛况,还推动泡泡玛特APP登上美区app store首位。
凡事有喜就有忧,让粉丝崩溃的是假货泛滥。有媒体指出,大量仿制品以“Lafufu”“Lagogo”等变种名称流通,“塑料感重、关节松动,连吊牌都是打印的,根本分不清真假”。某潮玩店从业者透露:“当时超60%消费者通过二手渠道购买,其中45%支付了2倍以上溢价,仅15%能从官方原价入手,‘抢娃’成了拼手速、拼运气的‘军备竞赛’。”
转机出现在2025年6月。泡泡玛特宣布对Labubu系列进行大规模补货,官方商城小程序多次弹出补货通知。泡泡玛特还同步推出“全渠道补货机制”“每人限购12件”等规则,从源头遏制黄牛囤货。消息一出,二手市场率先“崩盘”——北京潮玩店从业者观察到,补货后Labubu 3.0系列溢价幅度从200%回落至75%,部分热门款甚至出现“原价出”的清仓帖。但可以观察到,即便补货,Labubu依然供不应求,消费需求过大也让企业供应端承压明显。
“以前收藏的是‘价格’,现在收藏的是‘快乐’。”北京粉丝赵先生的感慨,道出了无数真实消费者的心声。随着补货常态化与市场秩序的规范,Labubu的“春天”不再是投机者的狂欢,而是属于每一个因“喜爱”而收藏的人——这或许就是潮玩最本真的意义。
*** 本页面内容属于广告资讯信息,如本信息内容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