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预警将至,又到了空调“续命”的时刻。近日,TCL空调携TCL小蓝翼P7新风空调和TCL真省电pro系列空调至新疆吐鲁番火焰山,发起来一场极限制冷挑战。
众所周知,吐鲁番地区地表最高温可达82.3℃,这对空调的高温强冷和快速制冷以及节能省电等性能等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测试结果显示,TCL小蓝翼P7新风空调和TCL真省电pro系列空调不仅保持了优秀制冷效果、高效新风功能,而且在能耗控制方面也表现出色,充分展示了其可靠的极致品质和高效的节能性能。
TCL小蓝翼P7新风空调不惧高温极速制冷,开启新风更清新
测试当日,尽管吐鲁番地面温度接近60°C,TCL小蓝翼P7新风空调依然表现出色。当工作人员说出“小T小T,打开空调”,空调便迅速响应,离线智能语音功能让操作变得简单便捷。开机后,空调迅速降低室内温度,让原本热气腾腾的屋内温度迅速降至舒适范围。据测试数据显示,开机仅1分钟,室内温度便降低了12.6°C,出风口温度更是降至19.5°C,令人惊叹的制冷效果让在场的所有人感受到了清凉。
值得一提的是,TCL小蓝翼P7新风空调在高温环境下不仅实现了快速制冷,还通过开启新风功能,利用微正压将浊气排出,可有效对室内空气进行通风、增氧和加湿,确保全屋无异味,用户可呼吸到清新、健康的空气,达到“睡醒无异味、不口干舌燥、不头昏脑胀”的效果,有效改善了室内空气质量。测试数据显示,开启新风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和TVOC气体浓度均显著下降,让人们在享受清凉的同时,也能呼吸到新鲜空气。
此次吐鲁番火焰山的极限挑战,充分展示了TCL小蓝翼P7新风空调在高温环境下的卓越性能。这背后,离不开TCL空调雄厚的技术底蕴和创新引领。据了解,TCL空调拥有七大国际领先技术,包括高效节能静音新风技术、热泵运行节能技术、大新风量低噪音技术、变频节能技术、智慧柔风技术、高温强冷技术、电量可视化技术,正是在这样的技术加持下,该产品在火焰山60℃的极端热浪中,依然能实现高温启动、高温制冷、高效新风,展现出卓越的产品性能。
超省电AI大数据模型算法加持,节能率可达40%
面对吐鲁番的极端高温天气和高负荷运行挑战,TCL小蓝翼P7新风空调在节能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其内机超大贯流风扇设计以及外机超大轴流风扇则确保了高效散热,进一步提升了空调的能效比。这些创新设计使得TCL小蓝翼P7新风空调的APF值达到了5.6,远超国标一级能效标准。另外,TCL小蓝翼P7新风空调搭载了超省电AI大数据模型算法,能够根据环境温度变化智能调节空调运行频率,节能率可达40%,为用户节省了大量的电费开支。
此外,在24小时不断电节能测试中,TCL真省电Pro空调也展现了其出色的节能性能。在双重高温下,一键开启AI节能模式后,该空调能够通过AI大数据节能算法,根据室内温度变化智能调节运行状态,实现了高达40%的节能效果。测试数据显示,空调运行一小时,非节能模式耗电量1.563千瓦时,AI节能模式耗电量仅0.937千瓦时,节能效果高达40.5%。
TCL真省电Pro空调同时还展现出非凡的稳定性。在快速制冷挑战中,该空调在66℃高温强冷风技术加持下,仅用了短短10分钟,将出风口温度从45.5℃降低至26.5℃,并将全屋温度恒定在24.5℃,为用户带来了清凉的舒适体验。
在舒适柔风挑战中,TCL真省电Pro空调凭借升级后的新一代风道技术和108mm超大直径贯流风机,以1750m³/h的澎湃风量,直面热气腾腾、浓烟四溢的火锅。但区别于传统强风直吹的方式,TCL真省电Pro空调展现出了其独特的柔风技术。澎湃的风量并未将火锅的热气直接吹散,而是通过独特的5308个柔风微孔将热气均匀打散,使得整个用餐环境始终保持着清爽舒适。即使坐在风口旁享用火锅,也不必担心被热气熏得一身味道。
通过此次吐鲁番极热“烤”验,TCL小蓝翼P7新风空调和真省电Pro空调的高品质、高性能、以及优越的舒适度都再次得到了验证。据介绍,TCL小蓝翼P7新风空调和真省电Pro空调都加入了TCL空调“以旧换新”和618大促中,购买智慧、健康、节能的空调产品,千万不要错过。
*** 本页面内容属于广告资讯信息,如本信息内容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