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今日关注 > 旅游资讯

四川遂宁大英县:感受卓筒井“双国宝”文化遗产的古人智慧

时间:2022-09-08 10:02:41 来源:消费日报网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罗颖 )木棒支撑起的大棚,茅草盖顶挡风遮雨,早在一千多年前,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的先民们发明了最先进的凿舂技术,他们在坚硬的岩石上凿下几十米的深井,用竹筒提取卤水用于熬制食盐。

图片1_副本.jpg

游客王女士称,来卓筒井玩不仅仅是放飞心情,更是感受古人的智慧和力量。

据悉,早在公元前255-251年,著名水利专家李冰在兴建都江堰工程中发现了盐卤,随即“穿广都盐井”揭开了中国井盐开发史的序幕。李冰开凿的广都盐井,是在当时打井取水的基础开凿的大口浅井,这种盐井因受技术的限制,凿得不是很深,且井径较大。大口浅井采卤技术一直持续了1200多年。

到了北宋时期,大英县卓筒井镇人发明了卓筒井采卤技术后,才由小口深井逐渐替代大口浅井。北宋大文豪苏轼在《蜀盐说》中记载:“自庆历皇以来,蜀始创‘卓筒’。用圆刀凿山如斗大,深者至数十丈则咸泉自上”。

图片2_副本.jpg

用现代科学分析,古人是利用舂米时的杠杆原理,通过人的足踏来带动一个钻头上下用力撞击,将岩石一块一块凿碎,从而达到打井的目的。

卓筒井不仅是古代大英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也造福了大英的千秋万代,直到今天它仍是大英子孙的福音。大英县人民结合卓筒井取水文化内涵进行精心设计,酿造出浓香型的“卓筒老井”及系列曲酒,又成为今天大英的名优特产之一。

卓筒井充分利用了四川境内特有的楠竹(一种粗如碗口大小的竹类植物),将竹节掏空,形成一“筒”,筒筒相连,既起到了固定井壁的作用,又方便淘取钻下的泥石。

大英县卓筒井镇为干屏村位于巴蜀文化旅游长廊和成渝双城经济圈第一圈层,距成都108公里、重庆167公里 ,距离县城区15公里,辖5平方公里,共户数864户3412人;耕地面积2644亩(其中,田814亩,土1830亩),林地596亩。

如今,大英县卓筒井镇为干屏村充分挖掘了卓筒井文化资源和农业产业资源,汇聚了千年卓筒井文明和十里桃源两大优势,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农业+”“旅游+”“康养+”等乡村旅游产业,打造中国宋风古井桃源乡游第一村,以乡村“五化”为核心目标、“三区三线”为指引,精心编制《卓筒井镇宋井桃源项目策划》《遂宁大英宋井桃源概念规划设计方案》《卓筒井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区村规划(2021-2035)》《镇域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4个方案,高标准、高站位、高效率画好“总蓝图”,力争促进该村率先融入农文旅观光西翼体系。

图片5_副本.jpg

大英县丰富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底蕴深厚。大英卓筒井是盐文化历史瑰宝,卓筒井小口径井盐汲制技艺被誉为“手工制盐的活化石”。《中国井盐科技史》《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钻探科学技术史》等史籍对卓筒井的伟大意义及工艺流程作了科学而详实的记载,并誉其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世界近代石油钻井之父”,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2006年,卓筒井“井盐深钻汲制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3月,卓筒井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省罕有的“双国宝”单位。

图片8.jpg

近年来,借助地域条件优势,卓筒井镇在以为干屏村为中心的9个村(合村后为6个村)大力发展甜桃产业,形成了11000余亩的甜桃产业园,有油桃、红桃等10多个品种,形成规模宏大、集中连片的现代农业产业链,2012年以来,该村林果产业产值年年达100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达15以上,部分农户年均收入达10万元以上,为干屏村桃果产业是遂宁市唯一一个由农民自发组织、自发培育、自发经营的现代农业产业,为农业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奠定了极其坚实的基础。

图片10.jpg

为干屏村始终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对山、水、田、林等自然生态、田园风光保护较好。山坡植被丰厚,森林绿化率较高,村域植被覆盖率达86.4%,其中包括林地596亩,桃果产业2300余亩,全年空气质量等级为一级,2019年被评为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田、土、水保留了长期形成的自然原貌,层次分明,乡土气息浓厚,无大破大挖现象,河流平均水质为III类,正逐步向II类改善。沿承了传统农耕文化,正在打造农耕文化院、石匠院、砖瓦匠院、篾匠院、木匠院等近10个农村传统文化特色院落,还原人类生产生活场景,展示人类发展历程。

为干屏村突出以卓筒井文明为根基,展现“井”“乡愁”“历史”和“万亩桃花”四大特色,形成“宋井桃源”为主题的自然和人文乡村旅游核心相结合,增强旅游业态升级,完善旅游设施,为游客提供多样化游玩感受,既有传统捕鱼、捞鱼、农耕体验、采摘等体验区、桃花观赏区,还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具有民俗文化独色的龙狮舞、腰鼓号子等传统民俗文化表演,景区已建成人车分流的道路交通体系,有休闲步道10公里,生态停车场11个。

图片14.jpg

为干屏村在2020年再投入资金9000万元,建成了游客服务中心、农产品交易中心、党群服务中心,自驾游露营地和房车营地2个,生态停车场2个,滨水长廊2处0.8公里、旅游观景台9处,扩建景区道路7公里,规划建设景区内6米宽的景区道路、8千米的防腐木栈道,5公里的“生态湿地走廊”。

为干屏村自2017年以来,连年举办桃花美食节,年均接待省内外游客超过100余万人次,带动区域群众4270人就业,人均增收2000余元,实现了群众致富,集体创收。“宋井桃源”乡村旅游品牌影响力渐有成型,先后荣获“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镇”“省级特色小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森林乡村”“天府旅游名村”“省级四好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市级乡村旅游后备箱基地,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国家AAA级景区。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刘家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