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罗颖)好消息!成都将添一座2000余亩的大公园,就在双流国际机场西侧。
据悉,该公园是成都市环港路经济区农旅融合建设项目,该项目分A、B、C三个区域施工,其中A区已经于2023年9月23日完工,主要为市政公园;B、C区域将农业与旅游相融合,打造“田在园中、园在田中、田园相融”的都市观光农业示范基地。目前B、C区域正紧张施工中,预计整个项目将于2024年6月开放,届时,双流国际机场西侧将再添一座2000余亩的大公园。
注重耕地、绿地、水体修复
整理后农田面积提升约61%
目前,环港路经济区农旅融合项目A区已经建成开放,B、C区建设工作也已进入尾声。
据中国五冶集团双流经济区农旅融合项目总工苏正华介绍,环港路经济区农旅融合项目于2023年7月正式开工,目前,整个A区已全面呈现。A区建设面积共25万平方米,共用4万方种植土造型、2000棵乔木、20万平方米地被和草坪、5万平方米铺装等建设。最终,造型各异的45个城市展园如期开放,将为市民游客呈现出成都都市圈的独特自然风光,届时,市民还能欣赏到省内外独特的多元文化特色。
现场图
环港路经济区农旅融合建设项目位于环港路东侧,双流国际机场西侧区域。占地面积约2046亩,其中允许建设面积约840亩,耕地约501亩,园地约68亩,林地约4亩,其他用地约633亩。
据了解,该项目的建设一方面包含了耕地保护、复垦工作,通过耕地修复、绿地修复、水体修复三大手段,夯实绿色基底;另一方面通过景观打造,营造出“田在园中、园在田中、田园相融”的都市观光农业景象。
“施工前,面对的最大困难就是土地整理的问题。周边土地并不平整,很多地方堆放了建渣,一些地方的土地碎石较多,并不适合耕种。”苏正华告诉政事君,对于复耕复垦难度较大的建渣区、林地区,主要采用复垦方式改善土壤质量,通过建渣掩埋、田形调整、地力培肥等方式,实现土壤质量改善。对于耕地原生条件和土壤质量相对较好的在耕区、杂树杂草区,通过清表清杂、砍伐深埋、粉碎还田、土地翻耕、土地平整、田形塑造、土壤改良等方式实现土地复耕。
通过修复,建设区域原有的501亩耕地得到有效保护,整理后农田面积可达803亩,提升了约61%,为后续农业种良田、种好田、产良食提供前提条件。
现场图
保障飞行安全,打造艺术景观田园
预计2024年6月全面开放
由于该区域临近双流国际机场,保障飞行安全同样成为公园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整个公园建设中,选取的苗木都是不易招鸟的树木,如柚子树等,种植的农作物也具有同样特性。”苏正华说,2023年整理出的土地,已经种植了大豆、向日葵等作物,效果很好。
除此以外,区域结合双流国际机场防鸟、防虫及限高要求,农作物通过套袋、施撒驱鸟颗粒等方式达到防鸟防虫、保障飞机安全运行的目的。
从整个项目规划来看,项目除了农田建设、绿地建设外,内部还将建设适合市民游玩的区域,如彩虹卡丁车、观景廊桥、林盘作坊、文创聚落等。利用农田分布特点,结合作物季相色彩特点,融合地域特色文化元素等,开展大地景观、农田景观、创意景观等营造,打造集景观性、创意性、参与性于一体的艺术景观田园。
截至目前,B、C地块已建成项目总体的80%,春节前将完成90%的建设任务。根据预计,B、C地块将于2024年6月全面开放。届时市民可在这里体验生态农业带来的田园趣味,也可观看飞机起降,感受田园与都市相融合的独特魅力。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