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 > 今日关注 > 热点新闻

加快发展银发经济和文旅融合 四川推出《做优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行动方案》

时间:2025-07-31 14:45:38 来源:消费日报网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罗颖)7月31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厅副厅长尹奇志、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李阳春、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志新、四川省旅游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汪宏介绍支持做优银发旅游列车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银发旅游列车“成都号”“什邡号”“岷江号”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现场采访。发布会由四川省新闻中心副主任王敏主持。

1753931951550050445.jpg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商务厅会同文化和旅游厅、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等相关部门,制定了四川省《做优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并于7月8日正式印发。

近年来,旅游列车逐步兴起,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受到银发旅客青睐。商务厅副厅长尹奇志介绍:“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银发经济和文旅融合工作,省委全会和省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要加快发展银发经济、文化旅游和服务消费。”特别是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完善‘快旅慢游’交通网络,加强文旅消费多元供给,促进文体旅商展协同联动、融合发展,打造文旅消费创新场景、品质场景、人气场景”。

《行动方案》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行”的原则,依托四川丰富的“农商文旅体康”综合资源,发挥铁路网络安全舒适、便捷高效的优势,着力构建“品质型、舒适型、普惠型”多层次产品体系,打造“内联全川、外畅全国、延伸海外”线路网络,建立“场景有效衔接、服务全程覆盖”的服务标准。《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力争“熊猫旅游列车”累计开行数量不少于200列,游客数量不少于6万人次,开行数量和旅客运输量保持全国第一方阵,将银发旅游列车打造成四川旅游消费的又一张靓丽名片。

1753934219664060068.jpg

《行动方案》从加力供给扩容、深化适老改造、强化多元赋能、强化保障支撑四个方面,提出了12项工作措施。

在加力供给扩容方面,一是拓展开行线路网络加密班次,增加银发旅游列车开行频次、密度和覆盖范围。二是统一打造品牌,按照“品质、舒适、普惠”分层定位,适配不同银发群体消费需求。三是深化市场化运行机制,健全“铁路局集团+投资主体+运营主体”合作投资运营方式,支持地方政府、国企、民企等多元资本参与银发旅游列车投资改造。

在深化适老改造上,一要提升列车配套设施适老化水平,围绕银发群体需求,优化车厢功能布局,增加适老化设施。二要推动景区景点适老化改造,结合旅游景区“强基焕新”行动,进一步完善旅游景区无障碍通道等适老化设施。三要引导运营主体提供适老化服务,开发银发群体专属服务体系,与地方公共交通单位合作,为银发旅客提供专享优化交通换乘服务。

在强化多元赋能上,将丰富商文旅消费服务供给,支持特色美食、老字号产品、非遗技艺、地方表演团队等上列车,为旅客提供多元消费服务。还将提升医养联动服务水平,建设银发旅游列车医疗康养服务专区,探索随车配备卫生健康服务团队,列车上产生诊疗费可用医保异地结算。同时,也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争取将银发旅游列车改造项目纳入大规模设备更新支持范围,并在消费新场景、列车运行、信贷保险等方面享受奖补或政策支持。

在强化保障支撑上,将建立协同推进工作机制,会商解决重难点问题,加强“熊猫旅游列车”品牌管理,提升服务品质。切实提高列车本质安全和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强化宣传推介,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广泛宣传银发旅游列车产品、路线、服务,组织银发旅游列车运营主体参加国内外展会活动,加强国际合作和宣传推广。

下一步,商务厅将发挥好牵头作用,会同相关部门抓好《行动方案》的落实落地,推广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持续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

标签:
编辑: 冯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