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冯举□康勇)8月6日一大早,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张华镇松浪村的脆红李园便苏醒了。沉甸甸的枝条被紫红色的李子压弯了腰,细密的天然果实在朝阳下泛着柔和的光晕。村民张大山粗糙的手指小心地托起一串果实,紫红与碧绿相间的李子饱满得几乎要撑破表皮。
“今年天公不作美,果子少了些”他轻轻摘下,果子落入筐中,发出清脆的碰撞声,“可你尝尝,这甜劲儿,一点没打折!”
松浪村的空气里弥漫着清甜的果香。三百亩果园深处,人影绰绰,村民们娴熟地在枝头寻找最成熟的果实。采摘、轻放、装筐、搬运,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衫,笑意却爬上了眉梢。一筐筐满载着“紫宝石”的果筐被接力运出果园,村道旁,挂着各地牌照的货车早已排起了队。
“向书记,您看这车装得够实诚不?”南充大山果蔬批发中心的老板何虎抹了把汗,嗓门洪亮。村党支部副书记向华笑着拍了拍车厢:“何老板,您这都第三趟亲自押车来了,还不放心我们松浪的果子?”何虎掰开一个李子,汁水瞬间渗出:“放心!就冲这脆甜劲儿!去年尝过就惦记上了,今年说啥也得抢先运回去。”他指着刚装满的一车,“这两千多斤,只是头一道鲜,后面还得靠它们在全国打响名号呢!”
果香里飘着增收的喜悦。脆红李种植基地负责人张跃穿梭在忙碌的人群中,心里有一本明白账。“果子熟了,乡亲们的腰包也跟着鼓了”他指着正麻利分拣的李婶说,“采摘季工钱当天结清,土地流转金稳稳拿着,像李婶这样的老把式,一年在园子里干下来,两万块进账是实打实的。”在松浪村,“村集体+农户”抱团发展的模式,让五百亩精品果园成了聚宝盆。脆红李这小小的“甜蜜引擎”,硬是带动家家户户年均增收稳稳过万。
向华站在山坡上,望着满园的丰收景象和忙碌的乡亲,目光却已投向更远处。“老天爷今年是考验咱们,产量减到六十吨左右。”他语气坚定,“但品质这块金字招牌,咱守住了!”他弯腰抓起一把泥土,又指向远方的果园,“下一步,哪几片坡地要改良品种,哪块区域要搭大棚避雨,咱心里都有谱。得让这树上的‘紫玛瑙’,一年比一年更甜、更值钱!”
从零星散种到连片成园,从深山果香到全国市场,松浪村的脆红李,正从枝头的累累紫红,酿成百姓心中实实在在的甘甜。这一颗颗凝聚着汗水与希望的果子,不仅甜了八方食客的舌尖,更铺就了一条越走越宽的乡村振兴路——土地生金,家门口就业,甜蜜的事业,富了日子,更甜了心窝。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