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罗颖)金秋十月,柠檬飘香。10月11日,第五届世界柠檬产业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
10月17日至18日,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商务厅等单位指导,资阳市人民政府主办,安岳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五届世界柠檬产业发展大会将在资阳市安岳县举行。
安岳柠檬经过百年持续发展,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全国唯一的柠檬商品生产基地县,安岳现有果农11万户33万余人,建成专业合作社900余个、家庭农场200余个,柠檬保存面积48万亩、常年产量60万吨,均占全国的70%。安岳柠檬先后获得中华名果、国际水果博览会金奖等殊荣,品牌价值超191亿元,水果类地标全国排名第六,四川第一。
目前,全县现有线下营销企业3328户、电商企业6200余户,从业人员12.5万人。安岳柠檬远销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畅销国内150余个大中城市。在科研成果方面,安岳先后制定《柠檬》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共10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项,取得专利149项,柠檬科技类奖项获得量居全国第1位,成为科技部认定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此外,安岳“柠檬+文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近年来,安岳连续举办11届中国柠檬节,成功举办4届世界柠檬产业发展大会,《安岳柠檬宴》获评四川主题名宴,相关电影、大型纪录片等在央视等主流媒体热播,数十首柠檬歌曲充分融入安岳地域元素。2024年,安岳柠檬也成功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东南西北贺新春》节目。
作为世界五大柠檬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安岳县将柠檬产业发展作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建设的重大任务,柠檬产业逐渐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重要引擎。去年全县柠檬产业综合总产值超154亿元,GDP增加值占比9.87%,实现全县果农(33万余人)人均纯收入17220元,拉动全县农民(131万人)人均纯收入增加4338元,安岳柠檬已成为安岳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据悉,今年的世界柠檬产业发展大会包括三项活动。10月18日上午将在安岳县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拓展交流中心举行第五届世界柠檬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式,相关专家和企业将发表主旨演讲,着力打响安岳柠檬这一“川果”金字招牌。当日下午的第五届世界柠檬产业发展大会现场考察活动,邀请与会嘉宾考察参观四川省维记果品有限公司、安岳冷链仓储农村数字商业中心、通贤镇柠檬科技示范园、天府旅游名村卧佛村等地。10月24日至25日,2024年四川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暨川渝柠檬技能邀请赛将在宝森柠檬旅游区举行。届时,将组织川渝两地柠檬产业工人开展柠檬树修剪、柠檬拆袋分级等技能理论考试和实操比赛。
“‘中国柠檬看四川,四川柠檬看安岳’。自2019年开始,我们发布了国内水果行业第一本蓝皮书——《中国柠檬产业发展报告》,签订了世界柠檬产业发展绿色宣言,举办了国际食品(柠檬)加工产业峰会等会议,搭建了对外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了产业提质转型发展、激发了地方经济发展动能、提升了安岳柠檬品牌价值。今年,我们召开第五届世界柠檬产业发展大会,必将进一步巩固历届大会成果,开启交流合作崭新篇章,为世界柠檬产业蓬勃兴盛注入新的动力活力!”资阳市副市长贾发扬介绍。
“本次世界柠檬产业发展大会是向全球展示四川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将向全球提供推动柠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为投身柠檬产业的同仁架起合作共赢的桥梁纽带,将进一步促进四川柠檬产业的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带动更多的农民融入现代农业产业链,提升产业综合效益,推动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四川经验’”。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特色产业发展处处长周晓琴介绍。
“目前,第五届世界柠檬产业发展大会各项筹备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大会将采用线上线下、图文视频等多手段、多渠道围绕‘柠檬的世界,世界的柠檬’进行宣传推广,通过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的宣传手段,实现以会聚友,谱写强农兴农新篇章。”安岳县政府副县长姚丽介绍。
“安岳县拥有产量大且稳定的柠檬鲜果供应资源,这为我国柠檬的多样化发展和精深加工研发生产提供了产量储备。中国柠檬目前多出口东欧、中东、东南亚等地区38个国家,安岳柠檬作为主力军,出口量遥遥领先。”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省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刘建军介绍。
自2019年起,安岳县已成功举办4届世界柠檬产业发展大会,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柠檬产业全链招商引资工作。据统计,截至目前,前4届大会累计带来贸易订单共计19.5万吨,推出招商项目共计86个、总投资共计1669亿元。其中,包括安岳柠檬种植基地数字化提升、百威啤酒安岳青柠基地等,涵盖柠檬化妆品及保健食品、乳制品智能化加工、柠檬饮品等多个专业化产业领域,在品牌打造、扩大规模、产品研发、产业化道路上探索出了中国柠檬产业发展的安岳路径。
消费日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 联系邮箱:xfrbw218@163.com  电话:010-67637706